日期:2015-12-25(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5月4日上午,一名孕妇发现腹部有一个黑色斑点,用手抠下來发现斑点上还有腿,担心被蜱虫咬伤,于是到八医就诊,经医生辨认,咬伤该孕妇的果真是蜱虫,由于患者身份特殊,医生只是將蜱虫的口器从其身上取出 ,没有對其进行用药治疗,目前该孕妇已回家观察。据了解,从5月2日至4日,八医已经接诊了三名被蜱虫叮咬的患者,医生提醒,现在已经进入蜱虫的活跃期,市民外出注意防护。
孕妇腹部被蜱虫咬伤
“今天上午有一名孕妇被蜱虫咬伤了,正在八医治疗 ,夫妻俩很担心。”4日上午10时许,记者闻讯赶到八医 ,孕妇及其丈夫已经离开医院。据了解,孕妇36岁,已怀孕2个月,“她是無意間发现腹部有一粒黑斑点,用手抠掉后发现上面还有腿能动,怀疑是蜱虫。”八医皮肤科主任王德旭告诉记者,患者來到医院时,腹部的虫子已经被取下,但腹部还残留着虫子的“假头”,医生设法將其取下。
据介绍,王德旭根据患者拍下的虫子照片和取下的“假头”辨别出是一只蜱虫。当得知自己是被一只蜱虫叮咬后,孕妇及其家属非常着急,担心蜱虫身上带有病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这是我们医院第一次接诊被蜱虫咬伤的孕妇。”王德旭说,普通市民被蜱虫叮咬就诊后,只需由医生取下蜱虫,然后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一般都没有问题,但这名患者是孕妇,谨慎起见医生没有为患者开药,只能让其先回家观察。
首个病例比去年早20天
“蜱虫如果带有病毒的话,一般会有 1至2周的潜伏期,过了这一段就好了。”王德旭说,最近三天每天都有一名被蜱虫咬伤的病例,接诊第一位病人的时間比去年早了20天。八医2日接诊了今年第一名被蜱虫叮咬的病人,是一名8岁女孩,被叮咬的部位是腹部,3日又接诊了一名左小腿被蜱虫叮咬的50岁左右的妇女。医生为她们取下蜱虫的口器后,开了抗病毒的药,叮嘱其回家观察治疗,一旦发现有发烧的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王德旭告诉记者,去年他接诊的第一位被蜱虫咬伤的病人是5月21日,今年是5月2日,比去年提早了20天左右,“蜱虫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10月为活动期,今年可能是天气较去年更热,所以蜱虫才更活跃一些。”
提醒 被蜱虫叮咬,不要轻易抠下
在王德旭的电脑里保存了近几年所有被蜱虫咬伤的病例,并且保存了数十只蜱虫的标本,王德旭说,根据接诊的情况,去年医院共接诊了118例病人,病人年龄结构复杂,蜱虫大小也不一,大的体長接近1厘米,小的只有 1毫米。
据介绍,被蜱虫咬伤的部位主要位于头部、颈部、后背、前胸、腰腹部等位置 ,“蜱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蔴醉剂,因此被蜱虫咬伤后,病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很难被发现,蜱虫吸了血之后会涨得很大,可能才会被发现。”王德旭说。
“根据接诊了解的情况,大多数病人都有到野外游玩的经历。”王德旭说,市民近期外出游玩时,尽量少到树底下、草丛中去玩耍,应扎紧身上的领口、袖口、裤脚,宠物身上可能也有蜱虫尽量少接触。
“一旦市民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將蜱虫抠下,更不要拿烟头去烫蜱虫。”王德旭说,蜱虫的口器中含有病毒,一旦蜱虫感觉到危险进行挣扎时,会释放出更多的毒液,另外口器上有很多倒刺 ,很难被完全取下。
“如果病人实在不方便及时就医,可以倒点花生油、香油在蜱虫叮咬的部位,让蜱虫窒息而死 。”王德旭说,蜱虫身上携带的病毒有潜伏期,一旦发作会出现高烧发热症状,因此即便蜱虫被取下,患者也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据了解,人被带有病毒的蜱虫叮咬后,可能会患上一种“蜱虫病”,嚴重的可能会夺去人命。
■专家
市民不必谈蜱色变
4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姜法春,姜法春告诉记者,蜱虫其实在野外很常见,對人的身体危害并没有市民想象的那么大,蜱虫本身并不能致死,只有个别携带病毒的才有危险性,目前青岛还没有因蜱虫致死的病例,市民不必“谈蜱色变”。
据介绍,蜱虫俗称草爬子、八脚子、狗豆子,很容易附在宠物狗、猪、老鼠以及人的身上,蜱虫咬人致病的过程其实和蚊子传播疟疾差不多,它只是一种可以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本身并不致病,蜱虫本身并不能咬死人,但是如果蜱虫曾经咬过血液中带有病毒的人或动物,这些病毒就可能会寄生在蜱虫体内。当这些携带病毒的蜱虫再去咬人时,可能会將病毒通过血液传染给被咬的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蜱虫咬伤的人并不会致病甚至死亡。
“蜱传疾病在我国相對较为常见,目前已有较成熟的防控手段。”姜法春说,被蜱虫叮咬一下和被蚊子叮咬一下情况相似,市民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当被蜱虫咬过出现过敏或发热等类似传染病时才需要到医院治疗。记者 杨洪星 本报通讯員 梁景国 半岛都市报